切换到宽版
  • 26阅读
  • 3回复

[猎奇]民国时期的河北保定定县:一个美国人从翟城村前往定州城所见  [1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288
金币
2737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21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7) —
美国土壤科学家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Robert Larimore Pendleton)于1932年前往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的保定定县(今定州)开展考察工作。
这些照片是他在从定县东北方位的翟城村去往定州县城的途中拍摄的,真切呈现了九十多年前中山府的旧日风貌。


在翟城村的路旁,有个男人正扶着一个由单片岩石制成的圆形物件,彭德尔顿管它叫“井盖”。没准它确实是井盖,毕竟旁边就有一架架在水井之上的水车。


在翟城村的北部有一处院落,那门上带有门钉,和普通人家的院门不一样。旁边立着两把青龙大刀,其中一把的刀头已经损坏了。通过相关介绍,我们了解到:每把刀的重量达到了一百一十八斤,在冷兵器时代,这是用于测试军官候选人实力的工具。


有个男子在翟城村的家门口,正用扫帚苗制作笤帚。扫帚苗也叫地麦、落帚、扫帚菜。彭德尔顿并不认识这种植物,把它叫做“棕色玉米”。


一位来自翟城村的女性,拉着一个如同石磙模样的物件在田野中前行。这种工具名为石砘子,其主要功能是把耧铧翻松的庄稼地压实,以此达到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


彭德尔顿站在东亭镇一家客栈的卧房门口进行拍摄,画面呈现出客栈内的景象。客栈对面是餐厅,院子里停着两辆马车,一名在旁边围观的男子,他半个身子进入了镜头。


李先生和彭德尔顿来到定县城东门外,碰见一个手持鞭子赶猪的小男孩。在花生和高粱地的背景衬托下,他们饶有兴致地望着一群黑猪。


定县东门外呈现出这样一番景象,眼前是一座拱形的门,透过门洞,能瞧见那通向东城门的大石桥,还有远处的观海门城楼。


彭德尔顿站在住处遥望定县城,近处能看到城外农场的设施和苗圃,远处则是定县的标志性建筑料敌塔。


在定州的大街上近距离观赏料敌塔。这座料敌塔位于定县南门内的东侧,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为我国现今留存的最高古塔。


站在东南方位去看宝塔的基座。料敌塔呈八角形状,是一座砖塔,一共有十一层,整个塔身高度超过八十米,以塔下的李先生为参照,就能感受到这座塔的雄伟气势。在清朝末年,塔的东北角有一部分出现坍塌,致使塔内部的塔柱暴露了出来。


朝着农场西边望去,有一条刚修好的街道,路面不算宽阔,却十分平坦。这时,一位骑着自行车的男士迎面而来。街道旁立着一座精致的照壁,由此可知旁边有一座寺庙。


新修好的道路旁分布着民居,有几位当地居民无所事事地站在自家门口四处打量。矮墙里面有一个猪圈,猪粪从墙上的方形洞口被推出来,堆放在矮墙外面,两辆大车已经装满了肥料,正准备运往庄稼地。


有两名男性运用“干打垒”的办法来砌墙,他们先把模板固定好,接着往中间填入黏土并夯实,随后把模具拆除,一段墙就建造完成了。这种建造方式简单且花费少,在那个时候备受青睐。


在定县北城墙的外面,有一片广袤的麦田,麦田之中坐落着一座六角形状的小寺庙,旁边还有一口圆形的池塘。远处的定州城墙是土墙,不少地方都已损坏,人们能够顺着土坡径直爬上去。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昨天 20: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288
金币
2737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7:22
民国时期定县翟城村至县城的交通与沿途风貌
民国时期,从翟城村前往定县城的交通条件较为落后,道路状况差,出行耗时较长。据社会学家李景汉回忆,1928年他从定县到翟城村时,需雇大车前往,且道路“高低不平,泥泞不堪”。若从北京出发,火车不仅“没个准点”,有时甚至需24小时才能抵达定县,若遇下雨,乘坐敞篷车还会浑身透湿。此外,民国时期定县有一条国道,北从唐县入境,途经清风店、罗庄铺、新立庄、清水河等地,最终到达城北门,这可能是翟城村通往县城的主要陆路通道之一。

翟城村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印记
乡村建设实验的核心地
翟城村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实验地。1926年,晏阳初率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团队来到定县,开启长达11年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1929年更举家迁居翟城村。实验期间,团队在此开设农事实验场,嫁接改良梨树,这些近百年的老梨树至今仍能挂果,产出的定州鸭梨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村内还保留有晏阳初梨园、紫藤、核桃等实验遗产,以及复原的老宅、老物件和历史照片,再现了当年实验场景。

村民自治与教育创新
翟城村被誉为“中国村民民主自治第一村”,开创了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地方自治先河。清末民初,秀才米鉴三在村内筹办育正学堂,并推动“翟城新政”;村内还设有中国创办最早的村级女子学校和农民合作社“因利协社”。此外,平教会团队阵容强大,500余名知识分子(含数十名欧美名校博士)扎根乡村,涵盖经济学、法学、医学等领域,熊佛西、孙伏园等学者参与其中。

定县城的城市风貌与历史痕迹
古城门与街道景观
30年代美国摄影师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的照片显示,定县城门古朴,城门上无城楼,门前有小石桥和岗哨,道路两侧分布小店铺,挑担商贩、购物民众构成市井画面。城中街道悬挂书店、金店等商铺条幅,展现传统商贸气息。据记载,定州古城最早为战国时期中山国国都,民国初期城墙曾修整,解放后因城市发展拆除东、西、北三门。

历史文化底蕴
定县(今定州)自古为“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战国时期为中山国国都,民国时期称定县,1932年后两度为专署驻地。城内留存古中山国相关历史遗迹,如民国时期城门上仍有“古中山国”字样的旧照记录。此外,定县作为农业县,民国时期商品经济不甚发达,农民普遍贫困,多依赖种田与副业维持生计,乡村与县城间呈现典型的传统乡土社会特征。

外国人视角下的时代反差
从翟城村到定县城的行程,浓缩了民国时期中国乡村与县城的双重面貌。外国人眼中,既有晏阳初团队骑毛驴、住农家的“平民实验”场景,也有国道、火车等近代交通元素的雏形;既有城墙、城门等传统城市符号,也有知识分子与农民共同推动乡村变革的现代性尝试。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构成了民国定县独特的社会图景。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0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382
金币
285771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4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9:44
  定县旧日风貌探秘:彭德尔顿镜头下的九十年前中山府

  九十多年前,美国土壤科学家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Robert Larimore Pendleton)踏上了中国河北省中部偏西的保定定县(今定州)这片土地,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考察。他手中的相机,不仅记录下了当时的自然风光,更捕捉到了中山府旧日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

  一、翟城村的田园生活

  彭德尔顿的考察之旅从翟城村开始。在这个小村庄里,他拍下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照片。路旁,一个男人正扶着一个由单片岩石制成的圆形物件,彭德尔顿称之为“井盖”。这个井盖旁,一架架在水井之上的水车诉说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翟城村北部的院落,门上带有门钉,旁边立着的两把青龙大刀,更是让人感受到了那个冷兵器时代的独特风貌。其中一把刀的刀头已经损坏,或许它曾见证过无数英勇与荣耀。

  二、传统手工艺与农耕工具

  在翟城村,彭德尔顿还记录下了手工艺人的身影。一个男子在家门口用扫帚苗制作笤帚,这种植物在彭德尔顿的眼中是“棕色玉米”,而在当地人心中,它是地麦、落帚、扫帚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一位女性拉着石砘子在田野中前行,这种工具用于压实庄稼地,保持土壤水分,展现了当时农耕文明的智慧。

  三、东亭镇的客栈与市井生活

  彭德尔顿的镜头还带我们走进了东亭镇的一家客栈。站在卧房门口,他拍下了客栈内的景象,对面是餐厅,院子里停着两辆马车,一名男子半个身子进入了镜头,仿佛在诉说着当时人们的旅途故事。而在定县城东门外,彭德尔顿和李先生偶遇了一个手持鞭子赶猪的小男孩,花生和高粱地的背景衬托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四、定县的标志性建筑:料敌塔

  在定县,彭德尔顿被一座高耸入云的古塔所吸引——料敌塔。这座塔位于定县南门内的东侧,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是我国现今留存的最高古塔。彭德尔顿从不同角度拍下了这座塔的风采,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赏,都让人感受到了它的雄伟气势。塔下的李先生成为了参照物,让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塔的高度。而塔身东北角的坍塌部分,则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五、新修街道与民居风貌

  彭德尔顿的镜头还捕捉到了定县新修街道的景象。街道虽然不算宽阔,但十分平坦,一位骑着自行车的男士迎面而来,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出行方式。街道旁的民居和矮墙内的猪圈,以及运用“干打垒”方法砌墙的工人们,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在定县北城墙外广袤的麦田中,一座六角形状的小寺庙和一口圆形的池塘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远处的定州城墙虽然已损坏,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历史厚重感。

  六、结语

  通过彭德尔顿的镜头,我们仿佛穿越回了九十年前的定县,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和人文气息。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历史,更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它们是我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珍视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0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90380
金币
6489
道行
12730
原创
919
奖券
1425
斑龄
0
道券
1189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746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19:22
现在还有这样的地方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昨天 20:0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