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县旧日风貌探秘:彭德尔顿镜头下的九十年前中山府
九十多年前,美国土壤科学家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Robert Larimore Pendleton)踏上了中国河北省中部偏西的保定定县(今定州)这片土地,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考察。他手中的相机,不仅记录下了当时的自然风光,更捕捉到了中山府旧日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
一、翟城村的田园生活
彭德尔顿的考察之旅从翟城村开始。在这个小村庄里,他拍下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照片。路旁,一个男人正扶着一个由单片岩石制成的圆形物件,彭德尔顿称之为“井盖”。这个井盖旁,一架架在水井之上的水车诉说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翟城村北部的院落,门上带有门钉,旁边立着的两把青龙大刀,更是让人感受到了那个冷兵器时代的独特风貌。其中一把刀的刀头已经损坏,或许它曾见证过无数英勇与荣耀。
二、传统手工艺与农耕工具
在翟城村,彭德尔顿还记录下了手工艺人的身影。一个男子在家门口用扫帚苗制作笤帚,这种植物在彭德尔顿的眼中是“棕色玉米”,而在当地人心中,它是地麦、落帚、扫帚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一位女性拉着石砘子在田野中前行,这种工具用于压实庄稼地,保持土壤水分,展现了当时农耕文明的智慧。
三、东亭镇的客栈与市井生活
彭德尔顿的镜头还带我们走进了东亭镇的一家客栈。站在卧房门口,他拍下了客栈内的景象,对面是餐厅,院子里停着两辆马车,一名男子半个身子进入了镜头,仿佛在诉说着当时人们的旅途故事。而在定县城东门外,彭德尔顿和李先生偶遇了一个手持鞭子赶猪的小男孩,花生和高粱地的背景衬托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四、定县的标志性建筑:料敌塔
在定县,彭德尔顿被一座高耸入云的古塔所吸引——料敌塔。这座塔位于定县南门内的东侧,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是我国现今留存的最高古塔。彭德尔顿从不同角度拍下了这座塔的风采,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赏,都让人感受到了它的雄伟气势。塔下的李先生成为了参照物,让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塔的高度。而塔身东北角的坍塌部分,则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五、新修街道与民居风貌
彭德尔顿的镜头还捕捉到了定县新修街道的景象。街道虽然不算宽阔,但十分平坦,一位骑着自行车的男士迎面而来,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出行方式。街道旁的民居和矮墙内的猪圈,以及运用“干打垒”方法砌墙的工人们,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在定县北城墙外广袤的麦田中,一座六角形状的小寺庙和一口圆形的池塘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远处的定州城墙虽然已损坏,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历史厚重感。
六、结语
通过彭德尔顿的镜头,我们仿佛穿越回了九十年前的定县,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和人文气息。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历史,更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它们是我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珍视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