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多名院士呼吁:50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4754
金币
366390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3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9小时前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10) —


张阿姨今年52岁,最近体检,医生告诉她:血糖、血脂、骨密度都还不错,但她却一脸愁容。原来,最近她闺蜜都在减肥,看到别人瘦了,她也开始节食、跳操、喝代餐,短短两个月减了8斤。本以为是件好事,结果却开始频繁头晕、失眠、月经紊乱,甚至还查出轻度骨质疏松。
医生看了她的体检报告,摇头叹气:“你根本不需要减这么多,体重掉得太快,反而伤了身体。”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到了中老年,体重稍微上来点就开始着急减肥,但你不知道的是,50岁后,体重反而不能太轻!


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专家陈君石教授就曾公开表示:中老年人适度偏重反而更有利于健康,千万别盲目追求“瘦”。
这并不是个别专家的看法。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50岁以上人群BMI在24~27.9之间(即轻度超重)的死亡风险最低**,而BMI低于18.5的群体,死亡率反而显著上升。
这意味着,中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健康,相反,适当的“富态”反而更长寿。


很多人以为胖容易得病,但其实到了中老年,体重过低带来的健康隐患更可怕。
首先是骨质疏松。体重是维持骨密度的“物理支撑”。一旦体重下降过快,骨量流失加快,骨折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骨骼本就变脆,更经不起减肥折腾。
其次是免疫力下降。脂肪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成分,体重过低,白细胞减少、免疫因子减少,感染、慢性病的风险都会升高。
第三是营养不良。很多人节食减肥,结果摄入蛋白质不足,肌肉流失,形成“肌少症”。这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一旦跌倒就容易骨折,恢复慢、卧床时间长,严重的还可能诱发老年痴呆或长期卧床死亡。


那到底多重才是“健康体重”呢?国家卫健委建议:
· BMI在18.5~23.9为正常体重
· 24~27.9为超重
· ≥28为肥胖
但对于50岁后的人群,理想体重标准可以适当往上浮动。根据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50岁以上人群,BMI维持在22~27之间,死亡率最低,而BMI低于20或高于30,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也就是说,50岁后,体重别低于正常线,也别过度减重,控制在一个“微胖但不肥”的区间,是最理想的状态。比如一个身高160cm的女性,BMI在2269公斤;一个身高170cm的男性,理想体重范围是63~78公斤。


年轻人减肥,身体代谢快、激素水平稳定,尚能承受。但50岁以后,身体的“减重成本”会陡然上升。
1. 基础代谢下降
年龄越大,基础代谢率越低。你减去的往往不是脂肪,而是水分和肌肉。而肌肉是帮助燃脂的“发动机”,肌肉越少,越容易反弹,甚至变成“泡沫肥胖”。
2. 内分泌紊乱
中年后,人体激素分泌趋于不稳定。盲目减重会打乱雌激素、胰岛素等关键激素的分泌,不仅月经紊乱,还可能诱发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3. 心血管负担加重
体重下降太快,血容量减少,容易出现低血压、心律不齐、供血不足,尤其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减肥减出心梗的也不是没见过。


并不是说50岁后就不能减肥了,而是说——你得会“减”。
第一,别节食,先管住嘴。
节食是饮食控制最愚蠢的方式。不吃主食、只喝代餐、整天吃青菜,体重是下来了,免疫力、肌肉、骨骼也跟着垮了。正确的方法是:控制总热量,保证蛋白质摄入,主食适量,蔬菜足量,少油少糖。
第二,别猛练,先动起来。
50岁以后,运动不能“猛攻”,要注重“持久”。快走、游泳、瑜伽、八段锦、力量训练这些都比高强度HIIT更适合。每周至少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关键是坚持。
第三,别图快,慢慢来才安全。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每月减重不超过2公斤为宜。减重速度越慢,越容易控制体脂率,保持肌肉含量,身体也更容易适应。


很多人一听医生说“你超重了”,就开始焦虑,甚至觉得“瘦就是健康”。但真正的健康,不是体重的数字,而是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是否有活力、有力量、能独立生活。
你要知道,体重只是一个参考,更重要的是体脂率、肌肉量、代谢能力和骨密度。别因为追求“轻”,反而把“健康”弄丢了。
尤其是50岁以后,健康的核心不再是“瘦成一道闪电”,而是稳住体重、稳住血压、稳住骨骼和肌肉,活得更久、更自在、更有质量。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6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4754
金币
366390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3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9小时前
多名院士和研究机构的建议,50岁后体重管理需避免盲目减重,保持合理范围对健康长寿至关重要。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核心信息:

📊 一、50岁后的理想体重范围
BMI建议值

45~60岁:BMI(体重指数)接近24为最佳,计算公式:BMI = 体重(kg) ÷ 身高(m)²。3
60~80岁:BMI可放宽至 24~26,微胖状态反而有助于对抗疾病消耗,降低死亡风险。32
关键研究支持:哈佛大学20年追踪研究证实,50岁后BMI在 24~27 的人群比标准体重(BMI 18.5~24)者更长寿。2
腰围警戒线

男性腰围 ≤90cm,女性 ≤85cm。超出此范围需警惕内脏脂肪超标,即使BMI正常也可能增加代谢疾病风险。2
⚠️ 二、盲目减重的危害
肌肉流失引发连锁问题

快速减重易导致肌肉流失,引发 肌少症,表现为乏力、摔倒风险增加,甚至影响免疫功能和骨密度。12
案例:65岁人群因过度减重导致行走困难,需长期补充蛋白质恢复。2
代谢与器官功能受损

节食或极端饮食可能扰乱血糖稳定性,增加胆囊结石风险(如案例中轻断食诱发结石)。2
营养不良会加速骨质疏松,尤其对女性更明显。36
🌟 三、科学体重管理建议
饮食调整原则

主食粗细搭配:用糙米、燕麦替代精米白面,控糖控油。3
蛋白质充足:摄入鸡蛋、豆制品、低脂肉类,防止肌肉流失。13
避免极端节食: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基础代谢需求,定期监测营养指标。36
运动策略

力量训练优先:如哑铃、深蹲等抗阻运动,每周2~3次,保护肌肉和骨骼。13
有氧运动辅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每日30分钟以上,避免关节损伤。34
定期监测与医疗支持

国家卫健委已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建议结合体检数据(如体脂率、肌肉量)制定个性化方案。4
若BMI≥28或腰围超标,需在医生指导下减重,避免自行激进干预。56
💎 四、关键结论
微胖是健康缓冲:50岁后适度脂肪储备可增强抗病力,BMI 24~27无需焦虑减重。12
健康核心在体成分:关注肌肉量、腰围而非单纯体重数字,避免“瘦而虚”的状态。26
个体化目标:需结合慢病史、活动能力等综合判断,必要时咨询营养科或老年医学科。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4689
金币
403317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2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5小时前
50岁后的体重管理:健康比“瘦”更重要

张阿姨的故事反映了很多人在中老年阶段对体重管理的误解。虽然保持合理的体重对健康至关重要,但盲目追求“瘦”反而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以下是关于50岁后体重管理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建议。

1. 体重与健康的关系

适度偏重更有利于健康
- 专家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教授指出,中老年人适度偏重反而更有利于健康。这一观点得到了多项研究的支持。
- 统计数据: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50岁以上人群BMI在24~27.9之间(即轻度超重)的死亡风险最低,而BMI低于18.5的群体,死亡率显著上升。

体重过低的危害
- 骨质疏松:体重是维持骨密度的“物理支撑”。体重下降过快会导致骨量流失加快,增加骨折风险。
- 免疫力下降:脂肪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成分。体重过低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免疫因子减少,增加感染和慢性病的风险。
- 营养不良:节食减肥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肌肉流失,形成“肌少症”。

2. 理想体重的标准

国家卫健委建议
- BMI在18.5~23.9为正常体重
- 24~27.9为超重
- ≥28为肥胖

50岁以上人群的理想体重
- 根据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50岁以上人群BMI维持在22~27之间,死亡率最低。
- 例如,一个身高160cm的女性,理想体重范围是54~79公斤;一个身高170cm的男性,理想体重范围是63~78公斤。

3. 中老年人减肥的注意事项

基础代谢下降
- 年龄越大,基础代谢率越低。减重过程中容易失去水分和肌肉,而不是脂肪。

内分泌紊乱
- 中年后,人体激素分泌趋于不稳定。盲目减重会打乱雌激素、胰岛素等关键激素的分泌。

心血管负担加重
- 体重下降太快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容易出现低血压、心律不齐、供血不足等问题。

4. 科学的体重管理方法

控制饮食
- 不要节食:节食会导致免疫力、肌肉、骨骼受损。正确的做法是控制总热量,保证蛋白质摄入,主食适量,蔬菜足量,少油少糖。

适量运动
- 不要猛练:50岁以后,运动不宜过于激烈。适合的运动方式包括快走、游泳、瑜伽、八段锦、力量训练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

缓慢减重
- 不要图快:专家建议,中老年人每月减重不超过2公斤为宜。减重速度越慢,越容易控制体脂率,保持肌肉含量,身体也更容易适应。

5. 健康的核心

综合指标
- 体重只是一个参考,更重要的是体脂率、肌肉量、代谢能力和骨密度。
- 健康的核心不是“瘦”,而是稳住体重、稳住血压、稳住骨骼和肌肉,活得更久、更自在、更有质量。

总之,50岁后的体重管理应以健康为首要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瘦”。通过科学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保持一个“微胖但不肥”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健康长寿。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