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阅读
  • 2回复

[中文歌曲]齐豫《橄榄树》1979[WAV+CUE/整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UID: 1820359

精华: 4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一代宗师
 

发帖
51603
金币
44199
道行
787
原创
123
奖券
2405
斑龄
0
道券
153
获奖
0
座驾
纽币牌农村七座
设备
O婆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2871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7-15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4小时前
— 本帖被 jjybzxw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10) —

 
[ 此帖被也里村菜农在2025-09-10 07:26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35
jjybzxw 金币 +35 - 7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有钱不一定有道,敢摸不一定敢操!

UID: 1820359

精华: 4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一代宗师

发帖
51603
金币
44199
道行
787
原创
123
奖券
2405
斑龄
0
道券
153
获奖
0
座驾
纽币牌农村七座
设备
O婆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2871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7-15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4小时前
专辑名称:橄榄树
演唱歌手:齐豫
专辑风格:校园民歌
发行时间:1979
发行公司:新格唱片
唱片编号:SP012 / HP023

专辑介绍:
《橄榄树》是齐豫的首张专辑,于1979年7月9日发行。
替自己的日子留下一片记录——齐豫(1979.1.8)
作为一个歌者,我曾竭尽所能的去表达:
将李泰祥的曲、诗人们的词和“我”的感觉融成一片。
在跃跃欲试的年岁里:以不同的角度去接触不同的生命形态,
再以加减乘除的方式,去塑造一个最满意的自我:
有些东西是美在步伐里的,「歌唱」对我来说,
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曾如此的看重它,
但是,在年轻的飞奔里,它究竟只是迎面而来的一阵风!
当你命令我引吭高歌时,似乎我那颗心骄傲的要迸裂 — 泰戈尔
但我晓得,在你的跟前,我不该只是个歌唱者 ─ 齐豫
齐豫当时还在台大考古人类学系念书,获得新格唱片主办第二届金韵奖的首奖。她给人的感觉是说不出的,就说是优雅文静又与世无争的模样吧!但是在内心里却具有原野奔放的素质,她唱歌的音色,最大的特点就是清纯甘美,而不带半点俗味,风格上大致是属于抒情流畅性的,像一股小溪潺潺而流,在稳静中慢慢的扩散出一股摄人的力量。
她唱的新歌,很能将诗的语言性与歌的音乐性平衡的恰到好处,尤其能把握住中国的抒情性而不落俗套。齐豫本来是从演唱西洋民谣中出发的,由于不受西方传统学院式发音的拘束,所以能直接而又自然的融进了西洋的抒情部份,将中国的唱腔和韵味表达出来。走入群众,将文学带进生活。
寻求自己的歌——李泰祥(作曲家)
当我走在街上时,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常会有茫然的感觉。因为不管是坐在出租车上,或走进咖啡厅里,或甚至坐在家中听收音机、看电视。流进耳朵里的竟都是些娇声作态的呻吟,或庸俗的东洋调子,要不然就是西洋流行歌的陈腔节奏。而这些东西像股狂澜无孔不入,充斥着整个社会,它透过现代的传播媒体,流进每一个角落,到达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的出现,强迫你、推销你去接受它。
而这些东西到底又是些什么呢?绝大部分的歌大都是抄袭或模仿自西洋及东洋的。所以音乐缺乏自己的风格,而歌词内容大都跟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生活绝少有关联。但像这样的东西,又怎样能够在我们的社会生存?原来,这些市面上所流传的大部份的流行歌大都是由电影或唱片公司的音乐制作人为了推销产品,以现代企业的方式,运用各种有力的手段,包括:巧妙的花招,和有计划的大众媒体的密集宣传,或甚至社会新闻的有效利用所造成的结果。这些商品所设定的贩卖对象,大都是劳工阶层或从初中起至高中程度,年龄由十三岁至十九岁不等。这可由电视台、电台、及歌厅的演唱,歌星们的知识及教育程度来判定得知印证。
问题就在除了这些设定的听众外,这些音乐制作厂商们似乎忽略了其它的大学生及知识分子的存在以及成贩卖对象的可能性。而将音乐塑造成廉价、及空洞的罐装品,并无形中也把整个社会贬抑到更低速的格调里。事实上这些大专程度以上的群众,似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却因为不愿接受或已厌倦了低速的趣味,而投入美国乡村歌曲、灵魂音乐、摇滚音乐,甚至最新排行歌曲的怀抱里。其实这些歌曲内容也粗俗不堪,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蒙蔽到一种经过好好的包装里。
难道我们的社会和群众就这样盲从,难道就没有我们自己的大众歌曲,难道就没有能让知识分子及更广大群众接受的电影及流行歌曲,我扪心自问,我到底又曾为社会做出些什么?因此,我再也不能忍耐了,音乐家应该真正行动的时候到了。音乐家不能再老是躲在象牙塔里,音乐家也要为社会付出爱心和关切,为社会服务,写出大家的歌,写出与我们真正有密切关系的歌,写出以我们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感情,又不落俗套的大众歌曲。我决心要从严肃的音乐工作岗位上走入群众,写出有风格,能表现我们现在大众生活里最动人、精致的感情,写出众人的欢乐、悲哀和对时代的感觉,并融合文学,透过大众歌曲的形式,带给群众,走进生活。
我的第一步工作,是将中国固有的民歌以现代的大众歌曲形式来表达,以使中国民歌的生命绵延不断,并赋予更丰富、更新的意义,并唤醒国人对自己音乐的关注。第二步工作便是邀请全国当今的诗人,共同来创作大众的歌曲。

关于《青梦湖》 ——蓉子(诗人)

「诗」与「歌」在原始歌谣时代是浑然不分家的,不过到了「韵文时代」我们便已经有「入乐」的「乐府」和「不入乐」的「徒诗」了;到了分工精密,一切都讲究专业化的现代社会,诗和歌早就因各司其不同的职能而分了家,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 虽然它俩仍是堂兄弟,在形貌上有很多相似处,例如:它们都用「文字」为创作的媒材;它们都重视「齐乐性」。所谓「诗是齐韵和谐的内容」,然而,就我个人写作多年的了解,「齐韵和谐」只是现代诗的特质之一 — 它还具备其它更重要的特质;对作为配曲能唱的歌词来说,对「齐韵和谐」的要求似乎格外严格。因为作为「歌词」的重要任务乃为诉诸人们的听觉,它不能独立,必须依附齐乐而存在(世上迄今尚无只让人看而不唱的「歌」),诗则不同,它完整而独立,重「意象」 — 绘画性,往往向人的精神深处挖掘,正因此,诗在广度和通俗化方面则远不如一首能唱出来的歌。

我个人到现在为止,虽然前后已经出了十本诗集,却很少有写歌的经验 — 唯一的例外是十多年前,当「国际妇女崇她社」于台北成立时,我受嘱替她们撰写中文社歌的歌词(每次开会时都要唱的)。至于「青梦湖」这首歌,乃名音乐作曲家李泰祥先生在他民国六十七年秋天「传统与展望」─ 新歌新乐与多元媒体发表会中,根据我改编过的诗所谱成的一首新歌。它脱胎于我早年的一首题为<四月>的诗,但已经过改写,重新组合以便于配乐 ─ 已非我诗的原型。祇采取了那首诗的部分意境,表现一位年青少女的生命情态,正像一艘待启航的小舟,静泊在清晨如凉露的光中,那样地纯洁、美好与宁谧;祇因为下一刻她就要面对那奇异而未知的世界,启动她停泊的小船,滑进人生的大海……也许是无比的绚烂;但也许是无尽的动荡。唯这一刻她的幸福是这样晶莹甜美,没有半点风浪,覆满了希望的浓荫,前途是那样宽广。我捕捉的是这一刹那的感受和心态,诗遂产生。

虽然这首作品在我众多的作品中,并不是最具特色的,但经过李泰祥先生卓越的艺术技巧谱曲后,竟大大地美化了它;加上齐豫小姐清纯优美的声音演唱出来,真是再理想不过的配合了;就难怪新格公司要把它录制成唱片,伴更多人能欣赏 ─ 这也是提升和净化一般流行歌曲最实际而有效的行动!

清鲜活泼来唱歌 ——罗青(诗人)

近几年来,国内乐坛、歌坛吹起了一阵自觉的春风。许多年轻人纷纷感到,中国人应该唱中国的歌,而中国的歌,又必需与广大的听众和社会结合在一起,反映我们这一代的喜怒哀乐,以及种种其它切身又惹人关心的事物和问题。

在这样的风气下,国内自弹自唱而又能自做词曲的业余作曲家,渐渐增多,蔚为风气,连带的,使只能表演诠释歌曲的歌者之素质为之提高。词曲以及诠释词曲的声音和演奏之间有了更密切的了解与配合,表演的「真诚感」于是大增,听众与歌者之间的感情距离亦缩短了许多。

三、四年来,现代歌谣已经渐渐脱离了起步的阶段。由于听众的增多及水平的提高,连带的对歌谣创作的要求,也逐渐严格起来。许多业余民歌手在创作一段时间后,慢慢感觉到,光凭才气是不够的,努力丰富自己对音乐的专业知识,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于是要求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才加入民歌创作的呼声,便时时自四方响起。然而,认识见解是一回事,参与行动又是另一回事。受过学院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够在理论批评之余,真正参与歌谣创作的却寥寥无几;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近两年来,努力于歌谣创作的音乐家李泰祥。

李泰祥以其丰富的专业音乐知识及经验,勇于介入现代歌谣的创作、努力拓展民歌活动的范围,替现代歌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曾以无比的毅力及热诚,在一年之内,独立筹划两次「传统与展望」音乐发表会,集合了国内音乐、舞蹈、歌唱、文学……等各式各样的人才,利用多种媒体,做多方面的实验,其结果虽未臻百分之百的理想,但却为现阶段的歌谣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气象。

李泰祥的出现,证明了努力摸索、实验创作与严格训练、丰富自我是同等重要的。如果我们不大步迈出第一步,便永远不知第二步要向哪一个方向跨出;如果我们不勤伽锻炼自己,便没有力量把崎岖不平的小径走成康庄坦荡的大道。当然,以现代歌谣目前的成绩来说,贫弱幼稚的作品,是随处可见。要想克服这些,唯一的方法就是集合多方面的人才,群策群力,各供所学,彼此不断砥砺。如果大家不团结努力,互通有无,相互批评,就永远无法迅速摆脱「贫弱幼稚」的讥评。

在此,我希望国内的诗人及音乐家,以及对歌曲创作和演唱有兴趣的人,都能够团结在一起,不分专业或业余,学院或江湖,大家共同发掘好作品,唱奏好作品,进而创作好作品;使今后的中国人,都能多听有现代中国风味的歌曲,多唱现代中国人自己的歌。

我与李泰祥合作<星>、<答案>等抒情短歌,希望在简洁的现代白话中,表达出平凡的暗示及巨大的张力,以期与文言文式的句法抗衡,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现代感及节奏感。是的,现代歌谣的创作,是应该把握现代人的感觉及节奏的。庄严的作品,要能够清新动人,叫人耳朵为之一新,轻灵的作品,要能够活泼感人,使人心境为之一宽。歌曲如能拥有这两个要件,则必定会受到大众的喜爱而且流传广远、久远。

让我们大家来创作清鲜活泼而又深刻感人的歌曲,来为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时代做见证。

写在李泰祥新歌集出版之前——罗门(诗人)

歌唱是人的声音,经过音乐重新处理出来的一种更动听的声音,它不但能激发人们的生活情绪与乐趣,而且能美化与升华人们的感情,基于此与个人的兴趣,作曲家李泰祥在顾及大众的欣赏能力与艺术本身的要求之原则下,谱出风靡一时的「乡土民谣」灌成唱片之后,现在又采用诗人的诗为歌词入乐,灌成这部风格新颖且富于抒情幽美色调的新歌集,集中大致显示有下列的几种特色:

(1) 采取大众能接受的形式,但其格调与流行歌判然不同,因为那是经过艺术确实与严格的处理,并采用较明朗清新的诗入乐,全然排除了流行歌曲的陈腔烂调与其近于麻木腐化的状态,而建立起音质高雅音色鲜活、节奏生动、韵律幽美的歌唱新环境。

(2) 歌中动人的音调节奏与韵律,即使爱好流行歌的听众,也能接受与获得官能满足的快感,但它不仅止于此,而是更进一步使听众能超升到那美化情思与净化心灵的层面。这对于挽救许多听众一直沉沦在目前流行歌所泛滥的靡靡之音中,是显有帮助的,甚至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升力与回声。

(3)歌中抒情的音调、节奏、韵律与形式,因其至为单纯、明快、流畅与幽美,故具有普遍的可听性与易感性,能引起不同知识层面的听众之共鸣,可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要求,而便于流行与产生好的影响力。

(4) 歌由就读于台湾大学的齐豫小姐来唱,一方面因先天赋给她优厚的条件,她的声喉响亮、音色鲜明、音质精美、音域深远,且有歌唱的才能,另一方面因她心中有真情真性,能把歌唱出真的感情来;此外更重要的,是她的声音一直获得很好的保护,不被「综艺」与「夜总会」的声音所污染,能一直保持住声音原本生命优美的洁

度与纯质,所以她不但能把歌唱好,而且能把歌唱得相当的出色感人与令人神往。

(5) 采用诗入歌,是使歌唱迈进理想途径与佳境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构想,如能做到切实的配合,歌便因诗而升高格调,诗便因歌而流广,相互而行,势必能刷新我们的歌唱环境,进而改良我们国民的气质,美化我们的社会风气。

专辑曲目:
01. 橄欖樹 [0:03:44.15]
02. 青夢湖 [0:03:35.28]
03. 愛之死 [0:02:43.55]
04. 答案 [0:03:03.00]
05. 我在夢中哭泣了 [0:03:52.47]
06. 搖籃曲 [0:02:26.35]
07. 歡顏 [0:03:47.03]
08. 走在雨中 [0:03:44.45]
09. 愛的世界 [0:02:57.40]
10. 預感 [0:02:12.50]
11. 追逐與重逢 – 演奏 [0:02:39.20]
12. 歡顏 – 演奏 [0:03:56.42]

齐豫1979-橄榄树[滚石新格民歌系列13][WAV整轨].rar链接:https://pan.quark.cn/s/1df701dfeadc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有钱不一定有道,敢摸不一定敢操!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4684
金币
403248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2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7小时前
齐豫的《橄榄树》专辑,发行于1979年,是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这张WAV+CUE/整轨格式专辑的一些点评:

1. 经典之声:《橄榄树》作为齐豫的首张专辑,标志着她音乐生涯的开始,也是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专辑中的歌曲至今仍被广泛传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音质还原:WAV+CUE/整轨格式提供了无损音质的保证,使得齐豫清澈、甘美的嗓音和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到了完美的还原。这对于追求高保真音质的发烧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3. 情感表达深刻:齐豫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深情的演绎方式,将每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无损音质使得这种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深刻。

4. 音乐风格鲜明:专辑中的歌曲融合了李泰祥的曲、诗人们的词和齐豫的感觉,展现了抒情流畅的音乐风格。齐豫的歌声像一股小溪潺潺而流,在稳静中慢慢地扩散出一股摄人的力量。

5. 时代感与经典并存:作为1979年的作品,这张专辑不仅展现了齐豫当时的音乐风格,也反映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这些歌曲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6. 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对于喜欢齐豫的歌迷来说,这张专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不仅是对齐豫音乐生涯的回顾,也是对华语流行音乐黄金时代的致敬。

7. 适合发烧友:WAV无损音质使得这张专辑非常适合发烧友欣赏。它能够提供极致的听觉享受,也是展示音响设备性能的绝佳材料。

8. 整体体验:从音质到曲目选择,再到情感表达,这张专辑为听众提供了一次全方位的音乐体验。它不仅是一张专辑,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

综上所述,《橄榄树》以其经典之声、卓越音质、深刻情感表达和鲜明音乐风格,成为了华语音乐收藏中的珍品。它不仅是音乐欣赏的佳作,也是华语流行音乐历史的见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