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小型核电池新突破,满电续航数十年[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469
金币
287522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5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oWin 今天(7 月 1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韩国科学家研发名为钙钛矿贝塔伏打电池(PBC)的新型核电池,满电情况下,可以小型设备提供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电力。

该项目由教授 Su-Il In 带领,来自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的团队共同研发推进。

团队使用放射性碳-14(carbon-14,放射性碳的不稳定碳形式),结合钙钛矿材料,创造出新型混合电池,改进了能量转换,并具备长期稳定性。

这款核电池使用放射性碳-14 纳米颗粒和量子点(14CNP / CQD)作为电极,同时使用经过甲基铵氯化物(MACl)和氯化铯(CsCl)双氯添加剂处理的钙钛矿膜。

这些添加剂强化了钙钛矿的晶体结构,让其更加稳定并更善于传导电荷。与旧的设计相比,该团队记录了电子迁移率大约提高了 56000 倍,并在测试中实现了最长连续运行 9 小时。

电池的设计还在阳极和阴极中都使用了放射性碳,增加了贝塔辐射量并减少了距离造成的能量损失。这种方法帮助将能量转换效率从旧型号的 0.48% 提高到 2.86%。

尽管如此,该系统仅将一小部分放射性能量转化为电力,因此其输出仍低于标准的锂离子电池。In 教授建议改进贝塔发射体的形状和寻找更好的吸收器,以进一步提高功率输出。

In 教授表示:“我决定使用放射性碳同位素,因为它只产生贝塔(Beta)射线。”而贝塔射线无法穿透人类皮肤,且可以被铝等材料阻挡,因此这项技术被认为是生物安全的。

此外,碳-14 也是核反应堆的副产品,因此价格低廉、广泛可用且可回收。由于它分解速度非常慢,因此可以供电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IT之家附上参考地址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469
金币
287522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5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技术原理
贝塔衰变与能量释放
贝塔伏打电池的基础原理源于放射性同位素的贝塔衰变。某些放射性物质会进行贝塔衰变,在此过程中会释放出高速电子(贝塔粒子)。例如,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氚(³H),它在衰变时会释放出贝塔粒子并转变为氦 - 3(³He)。这些高速运动的贝塔粒子携带了一定的能量。

钙钛矿材料的作用
钙钛矿材料在电池中起到关键作用。当贝塔粒子撞击钙钛矿材料时,会使钙钛矿材料中的电子获得足够能量,从而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 - 空穴对。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如高吸收系数、长载流子扩散长度等,这使得它能够高效地吸收贝塔粒子的能量并产生电荷载流子。

电荷收集与电流形成
电池内部设置了电极来收集产生的电子和空穴。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向正极,而空穴则向负极移动,这样就形成了电流,从而实现了将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应用前景
小型电子设备供电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稳定供电的小型电子设备,如植入式医疗设备(心脏起搏器、智能可穿戴医疗监测设备等),传统电池需要定期更换,这给患者带来不便甚至风险。而钙钛矿贝塔伏打电池能提供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电力,可避免频繁更换电池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

深空探测与太空设备
在深空探测任务中,探测器面临着能源供应的巨大挑战。由于距离太阳遥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会大幅降低。钙钛矿贝塔伏打电池不受光照条件的限制,能够为深空探测器、卫星等太空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保障设备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长时间运行。

物联网设备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传感器和小型设备需要分布式供电。这些设备分布广泛,难以频繁更换电池。钙钛矿贝塔伏打电池的长寿命特性使其非常适合为物联网设备供电,可减少维护成本和人力投入,促进物联网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364
金币
27504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2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3小时前
韩国钙钛矿贝塔伏打电池技术突破:续航与安全的双重革新
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Su-Il In教授团队研发的钙钛矿贝塔伏打电池(PBC) 近日引发广泛关注。该电池以放射性碳-14为能源核心,结合钙钛矿材料,实现了能量转换效率与长期稳定性的显著提升,理论上可为小型设备提供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电力支持。

技术核心: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
放射性能源与钙钛矿的融合设计
核心材料组合:采用碳-14纳米颗粒和量子点(14CNP/CQD) 作为电极,搭配经甲基铵氯化物(MACl)和氯化铯(CsCl)双氯添加剂处理的钙钛矿膜。添加剂强化了钙钛矿晶体结构,提升其电荷传导能力与稳定性。
能量转换效率跃升:通过在阳极和阴极均使用放射性碳,增加贝塔辐射量并减少能量损耗,能量转换效率从旧型号的0.48%提升至2.86%,电子迁移率较传统设计提高约56,000倍。
生物安全性与可持续性优势
低辐射风险:碳-14仅释放贝塔射线,无法穿透人类皮肤,可被铝等常见材料阻挡,安全性已通过初步验证。
资源可持续性:碳-14是核反应堆的副产品,成本低廉、来源广泛且可回收,其缓慢的衰变特性(半衰期约5730年)为超长续航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前进展与挑战:从实验室到商用的距离
技术验证与性能边界
短期测试成果:原型电池在测试中实现最长连续运行9小时,但输出功率仍低于标准锂离子电池,需进一步优化贝塔发射体形状和吸收材料以提升功率。
国际竞争格局:2024年中国贝塔伏特新能曾宣称研制“50年免充电微型核电池”,但因未兑现量产承诺引发质疑。相比之下,韩国团队的钙钛矿复合技术路线在材料稳定性和效率提升上具备差异化优势。
民用化的核心瓶颈
功率输出短板:现有设计能量转化率仍较低,难以满足手机等高功耗设备需求。
安全审批周期:放射性材料的民用化需通过严格的国际核安全标准认证,流程可能长达数年。
成本与量产难度:钙钛矿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尚不成熟,碳-14的回收与提纯成本有待降低。
应用前景:长续航场景的潜在变革
若技术成熟,该电池有望率先应用于低功耗场景,如:

医疗植入设备(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减少手术更换频率;
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偏远地区长期免维护监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