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6-07 07:47 |
“你有我有全都有,风风火火闯九州”,当年电视剧版的《水浒传》之所以能爆火,一方面是因为它本就是基于名著改编,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那首《好汉歌》广为流传,让人不禁想了解梁山好汉到底是怎样一帮人。 书中各路好汉集结于梁山的过程也确实是引人入胜,原著第七十一回大聚义时,那场面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正是:“忠义堂前启道场,敬伸丹悃醮虚皇。精诚感得天书降,凤篆龙章仔细详。月明风冷醮坛深,鸾鹤空中送好音。地煞天罡排姓字,激昂忠义一生心。” (宋江、李逵剧照) 仿佛这聚义厅里都是一帮有过命交情的兄弟一般,然而宋江死后,那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却很难不让人感慨万分,是啊,为何宋江死后,没有一个兄弟为他报仇? 一、宋江之死 说来《水浒传》的结局是给人一种突兀之感,毕竟在此前的征辽、田虎、王庆的过程中,即便梁山一方也有死伤,却都是死的无关痛痒之人,比如那些河北降将,而梁山原本的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都完好无损。 可到了征方腊时,梁山兄弟们却接二连三的死去,甚至到他们得胜归朝,接受了封赏之后,就连老大哥宋江也没能逃过被鸟尽弓藏的命运。 皇帝赐他一杯毒酒,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宋江自然只能一饮而尽。 不过在那之前,宋江还顺手把李逵给骗到身边,一并带走了。 (李逵剧照) 至于他为何要这么做,他也说出了理由:“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 他觉得自己死后,李逵那暴脾气难免会控制不住,继而再度造反,就会让他们此前征辽、田虎、王庆、方腊的功绩变得毫无意义。 (宋江剧照) 事实上李逵还真干得出这种事,他确实是宋江的忠犬,但宋江似乎也高估了他在其他兄弟心中的地位,因为除了李逵之外,也确实是找不出第二个有心为他报仇的人了。 二、梁山兄弟的态度 不可否认,征方腊结束之后,梁山兄弟们已是十损七八的状态,活下来的本就不多,甚至还有不少压根没有选择归朝接受封赏。 比如武松、林冲、鲁智深就都选择留在了六和寺,还有柴进、李俊这些装病脱离梁山的人,此时的兄弟们已经没了凝聚力。 但还是有不少兄弟随宋江一同归朝接受了封赏,而其中也不乏位高权重之人,他们若有心为兄长报仇,也大可出手。 比如关胜、朱仝、呼延灼这三人,他们后来可都混得不差,可他们的余生却几乎是与宋江再无交集。 书中只留下这么一段描述:“关胜在北京大名府总管兵马,甚得军心,众皆钦伏。一日操练军马回来,因大醉失脚,落马得病身亡。呼延灼受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备。后领大军破大金兀术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只有朱仝在保定府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太平军节度使。” (朱仝剧照) 你看,宋江的死讯自然会传到他们耳朵里,可他们是怎么做的?还是继续当着自己的官,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全然没有为宋江报仇的意思。 难道他们忘了当初在聚义厅里许下的同生共死的誓言了? 或许答案很简单,不过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在梁山聚义,也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正是因为宋江这人压根不值得他们拼上自己的性命。 三、宋江与阎婆惜 宋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其实从他当初对待阎婆惜的方式就能看出来。 他收留了阎婆惜,对那女子还不算差,那女子却与张文远勾搭在一起,做出背叛他的事,着实是可恨,后来他发现宋江的文书,并以此来威胁宋江,那就更是不该。 (宋江、阎婆惜剧照) 可宋江与她博弈的过程中,却也显露出了他的本性。 书中只道:“那妇人道:‘你恁地狠,我便还你不迭!’宋江道:‘你真个不还?’婆惜道:‘不还!再饶你一百个不还!若要还时,在郓城县还你!’宋江便来扯那婆惜盖的被。妇人身边却有这件物,倒不顾被,两手只紧紧地抱住胸前。宋江扯开被来,却见这銮带头正在那妇人胸前拖下来。宋江道:‘原来却在这里。’一不做,二不休,两手便来夺,那婆娘那里肯放。宋江在床边舍命的夺,婆惜死也不放。宋江恨命只一拽,倒拽出那把压衣刀子在席上,宋江便抢在手里。” 这段对话能看出什么? 宋江表面乐善好施,为人和善,但真当别人触及他的利益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痛下死手,即便是对自己的爱人,他也可以不留丝毫情面,对待那些萍水相逢的兄弟,自然也是如此。 (梁山兄弟剧照) 事实上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比如设计陷害秦明、卢俊义,只要是被他盯上的人,哪一个不是家破人亡? 说白了,他这人的手段太毒,所谓梁山兄弟,也不过是他为了实现自己野心的棋子罢了,旁人也不是傻子,怎么能看不透他? 所以梁山之上不过都是一帮表面兄弟,但凡有更好的活法,他们都一定不会想要与宋江扯上关系,所以松江死后,谁还会为了这么一个“大哥”去拼命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