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突破:10例受试者实现“意念说话”
研究背景与成果
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10例受试者的大脑植入电极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通过解码其大脑神经电活动,与脑部电极相连的电脑就会实时显示出他们想说的中文语句1。
技术细节
多脑区立体脑电协同解码技术:采用先进的多脑区立体脑电协同解码技术,全面捕捉中文语言的大脑神经信号5。
高精度识别:实现声母识别准确率超83%,韵母识别准确率超84%的行业领先水平5。
强泛化能力:具备1:36的卓越外推能力,仅需100分钟、54个汉字的模型训练,即可覆盖近两千个常用汉字5。
大规模解码:可实现覆盖1951个常用汉字的高效解码5。
实时高性能:该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直接临床意义,在临床可用标准电极上实现中文解码,强大的外推能力足以支撑患者进行日常完整的语义表达5。
临床应用前景
这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科研成果,将为渐冻症、脑卒中等失语患者带来福音。目前,华山医院的多例临床试验已充分验证了该脑机接口系统的优异性能。这意味着,渐冻症、中风失语等患者通过临床植入的脑机接口设备重新开口说话、进行日常交流,正从梦想加速照进现实5。
数据支持
华山医院院长毛颖介绍,在市科委支持下,华山医院利用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源,建立了一个高质量颅内脑电数据库。同时,华山医院与国内多家神经外科头部医院组建了iBrain脑电数据联盟。岩思类脑等加入联盟的成员单位可获得高质量颅内脑电数据集,用于脑机接口技术和产品研发4。
未来展望
由于本算法框架是基于对语言基本音素的精确解读,所以该脑机接口系统可适用于各种不同语言的解析重建。这一重大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语言解码领域,特别是针对中文这一复杂语言系统的研究走在国际前沿,更为无数失语患者点亮了重获沟通能力的希望曙光5。
市场前景
2025年以来多地密集发布政策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2025年3月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被国家医保局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麦肯锡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为主的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为150亿,2040年为850亿;以情绪评估与干预为主的医疗消费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为250亿,2040年为600亿